辦事群眾在中心總服務臺進行咨詢。河南省直文明辦提供
工作人員幫助辦事群眾填寫相關信息。河南省直文明辦提供
工作人員正在受理群眾法律援助申請、解答群眾法律咨詢。河南省直文明辦提供
河南博物院講解隊伍合影。河南省直文明辦提供
河南省政務服務中心 創建文明服務窗口 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河南省政務服務中心深入開展“文明服務我出彩、群眾滿意在窗口”活動,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政務服務工作理念,為進駐省政務服務中心的39家省直單位與企業、群眾搭建橋梁,提升服務質量、增強服務效能,推動省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
服務大廳便民設施完善,設置無障礙通道、母嬰室、自助辦理區、閱讀區、老年人殘障人服務專窗等。服務周到細致,志愿服務站內藥品箱、輪椅等物品一應俱全;志愿者為群眾提供咨詢引導、免費打印、物品寄存等服務;為不便到現場領取證件的群眾提供免費EMS郵寄服務;大廳“不打烊”自助服務專區設置了自助取件柜、政務服務自助一體機,可實現材料申報、存放、領取、查詢等全程自助服務,有效暢通了服務“最后一公里”,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切實為辦事群眾營造溫馨舒適的服務環境。
開展明星員工評比,組織志愿者深入社區服務,參與開展文明交通、網絡安全等宣傳2000余人次。聘請專家開展文明禮儀培訓,規范窗口人員文明用語、服務禮儀,嚴格要求窗口人員“一張笑臉相迎、一腔熱情服務、一句祝福相送”;建立一次性告知、首問負責、限時辦結制度,落實“好差評”制度;設立“有訴即辦”窗口,實行有訴即接、有訴即應、有訴必辦、有訴即辦,全面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今年以來,政務服務中心累計受理業務86956件、辦結業務86410件,提供咨詢輔導50440次,辦理“有訴即辦”1260件。
充分運用電子屏、空閑墻面等,播放公益廣告、張貼公益海報、擺放展板等,全面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政策法規宣傳,向辦事群眾發放相關宣傳材料2000余份,開展各類宣傳活動80余次,提高群眾對文明創建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支持率,形成創建文明服務示范窗口的濃厚氛圍。
省政務服務中心將繼續擦亮服務品牌,努力打造全省深化改革的重要陣地、便民利企的服務窗口、營商環境的展示平臺,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提供有力支撐。
河南省營商環境和社會信用建設中心 立足文明服務“小窗口” 助力優化營商“大環境”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和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關于深化營商環境綜合配套改革的工作要求,著力提升經營主體全生命周期服務質效,省營商環境和社會信用建設中心依托省營商環境投訴舉報窗口,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難點、痛點、堵點,樹立窗口單位文明形象,優化創新制度供給和服務模式,構建“標準統一、規范有序、公開透明、便民高效”的服務體系,擦亮規范、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品牌,助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嚴格規范標準,打造投訴舉報“一站式”集成服務前沿陣地
聚焦企業和群眾反映突出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以“事項要素”為基礎,堅持“一事項一標準、一流程一規范”,編制《營商環境投訴舉報熱線電話用語》《營商環境投訴舉報案件回訪和歸檔制度》《營商環境投訴舉報工作的保密制度》等制度規范,對營商環境投訴舉報案件的事項清單、辦理條件、申請材料、辦理流程、辦理時效、服務規范、服務質量、監督評價等要素進行明確和細化,強化運行規范管理,營商環境投訴舉報窗口服務實現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動態化管理,為經營主體提供咨詢引導、政策解答、叫號取號、幫辦代辦等“一站式”服務。
●強化制度引領,構建投訴舉報“閉環式”訴求解決工作機制
加快構建投訴舉報信息共享、限時辦結、一次性告知、責任追究等相關工作制度,明確崗位職責,規范辦事流程。探索構建“掛賬督辦—結案反饋—檢查復核—總結梳理—成果共享”投訴舉報閉環處理機制,推動案件辦理流程重塑再造,不斷提升營商環境違法案件查辦質效。省營商環境投訴舉報線下窗口開通以來,辦理滿意率達到100%,全省營商環境領域投訴舉報案件基本做到“能穩控”“能解決”“能息案”。
●創新服務舉措,為經營主體和社會公眾提供“保姆式”服務
秉承便民利企、服務至上的理念,把主動服務、熱情服務、高效服務作為窗口服務的主要標準,從文明用語、禮儀規范、服務態度、工作作風、便民利民政策執行等方面細化窗口服務標準,創新構建“前端”一窗式接待受理、“中端”一站式研判分流、“后端”一體化辦理處置服務機制,不斷拓展營商環境投訴舉報窗口服務的廣度與深度,持續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針對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通過咨詢導辦、從旁協辦、特殊事項和特殊群體專辦等方式,構建全領域、全方位、多形式的幫辦代辦新格局,打造“豫小營”志愿服務品牌。
河南省法律援助中心 文明服務為群眾 深化法援惠民生
法律援助是國家基本公共服務。近年來,省法律援助中心深入開展“文明服務我出彩、群眾滿意在窗口”活動,以創建文明服務示范窗口為切入點,堅持“六個強化”,主動融入、服務中心工作,同步推進業務工作與文明服務,努力打造服務型、品牌化法律援助機構和文明服務示范窗口,帶動了窗口工作軟實力和硬實力雙提升,實現了發揮機構職能與服務社會成效雙豐收,有效緩解了困難群眾打官司難,樹立了執政為民的良好形象。
一年來省法律援助中心受理通知辯護案件506件,批準公民申請72件,接待來訪3324人次;12348熱線解答法律咨詢53.7萬通,群眾滿意度99.6%;轉辦農民工欠薪案件592件,服務農民工5044名。2022年全省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優良率分列全國第二、第五名;“法援惠民生助力農民工”志愿服務項目被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全省優秀志愿服務項目。2023年10月10日,團中央權益部公眾號刊發了省法律援助中心的報道。
在文明服務中,省法律援助中心以受援人為中心,強化服務意識,打造專業隊伍。公開招募選拔800余名律師參與法律援助,推行“五優”文明服務。夯實服務陣地,建設“智慧法援”。法律援助從申請到結案實現全要素、全業務、全崗位、全流程信息化,受理申請一網通辦,線上線下服務貫通一體。強化服務規范,豐富便民措施。完善制度,嚴格依法依規開展業務。深化便民服務改革,做到減證便民。開展文明與你我同行活動,將文明服務與法治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提升文明服務水平,強化服務質量,確保人民滿意。建立法律援助誠信服務體系,完善全鏈條案件質量監管體系。開展創先爭優,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強化服務品牌,服務中心工作。深化“鄉村振興法治同行”活動,出臺農民工欠薪案件辦理辦法,開展涉農典型案例、軍人軍屬精品案件評選。設立省退役軍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啟動關愛退役軍人行動。建立輿情研判、部門聯動機制,穩妥研判處置12348熱線應急事項285件。開展志愿服務,做強法援惠民生品牌,“助力農民工”行動為農民工提供法律咨詢7萬余次,受案4700余件,挽回損失8000余萬元;舉辦“情暖半邊天”“公益扶殘助殘”“薪暖農民工”等志愿服務活動,提高特殊群體法治獲得感。強化服務效果,弘揚調研之風。開展專項調研,破解發展難題。講好法援故事,編印的《河南法律援助》受到省新聞出版局通報表揚。
河南博物院 厚植文化底蘊 繪就文明畫卷
河南博物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心打造公益文化服務品牌,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持續青睞與廣泛好評。近年來先后獲“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公共文化設施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首批示范單位”等榮譽。
●以文化人,展示文明特質
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文物內涵,策劃推出基本陳列“泱泱華夏·擇中建都”、專題陳列“出彩中原”等體現中華優秀歷史文化、紅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原創展覽,展示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年均接待觀眾逾200萬人次。打造“豫來遇潮”文創品牌,開發推出文創產品2000多款,將“傳統”與“新潮”有機融合,讓更多人看得懂、感興趣、想參與、有收獲。
●以文育人,滋養文明精神
發揮博物館大學校功能,打造博物館教育品牌,增強文化自信。推出“華夏古樂展演”“歷史教室”“研學教育”“中原國學講壇”“中原歷史文化宣講”等服務品牌,年均開展文化活動1000多場次。舉辦“國寶守護藝術創作營”“我用我心講黨史”“古都中原”等教育活動,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生活,成為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價值理念,增強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歷史的音樂廳——古代樂器》特約體驗課項目入選“全國文博社教百強案例”,《紅色記憶》系列短視頻獲教育部、國家文物局“大思政課”優質資源建設推廣項目。
●以文培元,引領文明風尚
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弘揚時代新風尚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行“四零服務承諾”、“五心”服務標準,舉辦“文明禮儀、微笑服務”“文明服務我出彩、群眾滿意在窗口”活動,用文明服務傳承優秀文化、用美麗聲音講好文物故事。以學雷鋒志愿服務站為載體,成立7個志愿服務支隊,積極參與文明實踐活動。12大類常態化志愿服務活動、313萬小時累計服務時長、30多項榮譽稱號繪就河南博物院志愿服務的絢麗畫卷。